饭冢琅玕斋•提篮图

饭冢琅玕斋(1890-1958),竹工艺家。本名弥之助。出生于栃木县。从小就向父亲凤翁(1851-1916)学习竹技,1926年(大正15)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铜奖,1933年(昭和8)在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制作大正天皇的即位式用品和昭和天皇的大礼献上品等。第13届帝展(1932)的竹制荷叶、第15届帝展的竹风爐先屏风成为特选,在文展上经常担任审查员,成为艺术院会员,担任日本工艺会的理事。他在竹工艺界的成就在于,他以精巧细腻的竹技和独创而新颖的设计表现出来的作品,将日常生活用具性的竹工艺提升为美丽而富有鉴赏性的艺术品。代表作有花篮、花篮、富贵等。

儿子饭冢小玕斋(1919-2004),1982年(昭和57年),被认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竹工艺”保持者(人间国宝),在“用之美”的理念下,磨练了作品。从父亲琅玕斋那里学到的技术以现代感性发展而成的作品,据说形成了今天竹工艺的基础,有着格调高、洗练的美丽。

经历

1902(明治35)年左右开始接受父亲的指导崭露头角。10多岁的时候立志成为画家,决心在竹工艺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格调的制作。
1910年(明治43年),搬到了东京。
1914年(大正3年),成为2代饭冢凤斋的养子。
1915年(大正4年),在大正天皇即位仪式上制作了“神服入目篮”。
1916(大正5)年左右,篆刻家芦野楠山授予了“琅琊斋”的称号。
1922年(大正11年),在和平纪念东京博览会上获得银奖。
1925年(大正14年),在巴黎万国装饰美术工艺博览会上获得铜奖。
1928年(昭和3年),昭和天皇大礼之际,为皇太后陛下制作了“挂花篮”。
1931年(昭和6年),就任东京府立工艺展览会审查员。
1932年(昭和7年),在帝展上获得了特选。
1933年(昭和8年),在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上展出。
访问日本的布鲁诺・陶特(建筑师)访问琅柘斋家,持续了数年的交游。
陶特比喻为“西田边竹云斋,东饭冢琅玕斋”
琅琊斋的作品被评价为“摩登”。
1934年(昭和9年),在帝展上获得了特选。
1937年(昭和12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名誉奖。
1939年(昭和14年),在文部省美术展览会上就任竹工业界第一位审查员。
1947年(昭和22年),昭和天皇枥木行幸之际,制作了“鱼的舞花篮”。
1950(昭和25)年,就任日本竹艺协会会长。
1952年(昭和27年),就任日展参事。
1955(昭和30)年,就任日本工艺会理事。
积累了书、汉学、俳句、和歌、日本文化的教养
与以板谷波山和松田权六为首的工艺家和文人墨客广泛交游。
以自如运用竹子的精巧细腻的技巧和独创且崭新的设计
将符合日常生活的竹工艺品升华为富有美感鉴赏性的艺术领域。
在作品的形态中导入真、行、草的概念
主要在作品中添加了与自然事物和现象相呼应的“铭”。
竹材的选择方法和使用方法表现出丰富的感性和创意
在竹工艺的造型表现上留下了伟大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