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仁斋(1627年8月30日-1705年4月5日)是活跃在江户时代前期的儒学者、思想家。出生于京都。从日常生活中探索并提出了应有的伦理和人类形象。
讳最初是维贞,之后是维祯。假名(通称)是源吉、源佐、源七。商号是鹤屋七右卫门。仁斋是号,谥号是古学老师论语”被尊为“最上至高无上宇宙第一书”。最初是朱子学者,后来成为反朱子学,标榜了回归孔子孟子原义的“古义”。
生涯
- 宽永4年7月20日(1627年8月30日)在京都诞生。
- 1662年在京都的堀川开了古义堂(堀川学校)。在隔着堀川的对岸,有山崎暗斋的暗斋补习班。
- 宝永2年3月12日(1705年4月5日)死亡。
家庭
- 过了40岁结婚,生了1男2女,52岁时妻子先死,几年后再婚,又生了4男1女。年仅仁斋68岁的时候,末子生下了五子之轮。5个男子都是优秀的儒学者。东涯(原藏)、梅宇(重藏)、介亭(正藏)、竹里(平藏)、兰委(才藏),被世人称为“伊藤五藏”。
学说和思想
《论语》被称为“最上至高无上宇宙第一书”。
提倡古义学(古学),作为主著,有《论语古义》、《孟子古义》、《语孟字义》、《中庸发挥》、《童子问》、《古学老师文集》等,生前致力于讲义和著述的整理、推敲,并没有出版著作。
仁斋的学问手法是废除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朱子学经典解释,直接探讨语境。朱子学作为学问体系非常完善,但是由于流入其成立过程的禅学和老庄思想等非儒教思想,在经书的解释上存在偏差。仁斋认为这种因素对于儒学来说是不纯的,也就是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这种倾向在同时代的儒学研究中是共通的。仁斋与朱子学的“理”思想相反,把“情”赋予了极其重要的价值。比起客观而冷淡的理由,我更相信人性和通情达理的心情。提倡四端之心和性善说。
校注著作
- 《论语古义》(关仪一郎编《日本名家四书注释全书》论语部一、东洋图书、1922年4月)
- 《孟子古义》(关仪一郎编《日本名家四书注释全书》孟子部一、东洋图书、1924年10月)
- 清水茂校注《童子问》[1]岩波文库,1970年。ISBN 978-00-330091-6-多次再版
- 木村英一编辑解说《日本思想11伊藤仁斋集》筑摩书房,1970年
- 贝冢茂树编撰解说《日本名著13伊藤仁斋》[2]中央公论社1977年,新版・中公扣1983年
- 吉川幸次郎编辑、解说、清水茂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3伊藤仁斋伊藤东天涯》岩波书店、1971年
- 浅山佳郎、严明校注《日本汉诗选集4伊藤仁斋》研文出版、2000年ISBN978-487636-190-8
- 植谷元校注《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99仁斋日札等》岩波书店,2000年3月
- 伊东伦厚《伊藤仁斋附伊藤东天涯》《丛书日本思想家10》明德出版社,1983年3月
- 三宅正彦编纂解说《古学先生诗文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一卷>平利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