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野季彦(1880年1月1日-1949年1月7日)是日本的司法官僚、政治家。司法部长,号吐云洞主人。作为思想检察官的主流派活动,以形容被称为“盐野阀”的检察内的主流派阀而闻名。
经历
在东京都神田区(现在的东京都千代田区),作为司法部官员、旧松代藩士山寺信炳的三子出生,父亲病死后成为叔父盐野宜健的养子。养父是东京地方法院检察官局检察官。松代的山寺家担任藩的郡奉行和寺社奉行,也就是所谓的“司法的家族”。
从番町小开始历经一中、一高,明治39年(1906年)7月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法律专业(独法科)毕业。同年,司法官补。
从静冈地方法院预备检察官到大阪区法院检察官,经过东京区法院·东京地方法院检察官,大正11年(1922年)成为东京地方法院专职次席检察官。
之后,司法部参事官就任东京上诉院次席检察官、东京地方法院检察官局检察官,松阪广政就任同局次席检察官。最近,东京地方法院检察官局设立了“思想专业”(统称·思想部)。昭和5年(1930年)就任司法省行刑局长,昭和9年(1934年)名古屋上诉院检察官长,昭和11年(1936年)12月就任大审院检察官局次长(之后的次长检察官)。
昭和12年(1937年)2月至昭和14年(1939年)8月,林内阁、第一次近卫内阁、平沼内阁的司法大臣就任[2],昭和14年(1939年)1月至4月兼任通信大臣。
思想检察官头儿
战前,一般来说司法、检察人事部门都是从平沼骐一郎、铃木喜三郎等方面着手,经过初期的社会主义运动、指挥大逆事件的小山松吉等人,思想检察官以“盐野阀”为主流虽然小原直等人认为刑警警察是常道,但小原派是非常弱小的派系,所以没有成为问题。追溯到在三一五事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指挥的松坂广政、确立思想检察官的池田克、战后与经济检察官马场义续处于对立关系的岸本义广、井本台吉等人。
师父小林芳郎、武富济、小原直等人就像是叶隐思想的体现者一样,在政治家现在不在了,政府很快就不能成立之前,对政治贪污进行了严厉的追究。盐野等人所依据的“国家有用论”,可以说是具有清浊并吞的灵活性,在古代得到了桂太郎以及平沼骐一郎的支持,形成了一大派系。另一方面,也有批评认为,根据检察首脑的裁夺和斟酌,国家有无,政治家和官僚的甄别,政治犯的甄别在起诉和预审阶段形成,与“检察法西斯”有关。但是,另一方面,重视服刑者回归社会,为日本的行刑现代化、改善监狱的待遇做出贡献。因为她有着这样的事迹和受人仰慕的性格,不仅受到检察官的敬仰,也受到了服刑者的敬仰。
涉及的事件有西门子事件、三一五事件、四一六事件、东京市会疑狱事件等。在三一五事件中,对把否定私有财产作为纲要的秘密结社共产党给予了到战后为止无法再起的毁灭性打击,并且,在从司法省行刑局长到司法大臣时代的帝人事件中也被认为是影子的主角。虽然长时间处于司法大臣的地位,但在昭和14年(1939年)8月,他主持下野、日本法理研究会,积极参与建立忠君爱国战争时期的司法体制。
战后,昭和20年(1945年)12月2日,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命令日本政府逮捕盐野(第三次逮捕者59名中的1人)[6]。昭和21年(1946年)8月,以甲级战犯嫌疑被关进巢鸭监狱。被开除公职的昭和24年(1949年)1月去世。
儿子盐野宜庆曾任东京高检检察长、法务事务次官,担任最高法院法官。孙健彦(中大学法毕业)担任了最高检察官、福岛地方检察官等职务。
著作
- 《暴力行为等处罚法释义》严翠堂书店1926
- 《警察处罚令释义》严翠堂书店1927
- 《警察法要论》严翠堂书店1929
- 《盐野季彦回忆录》盐野季彦回忆录发行会1958